在臺灣常常看到以「光鹽」為名稱的團體,像光鹽愛盲服務中心、光鹽團契等等,大抵都是和天主教或基督教有關係的慈善單位或宗教社團名稱。許多不是基督徒的朋友對這個名詞大概都很陌生,不知道「光鹽」是什麼意思。
「光鹽」一詞出自聖經基督徒經典(俗稱新約)裏的瑪竇(瑪太)福音第五章第13 - 16節,這是所謂的山中聖訓的一部分:
在臺灣常常看到以「光鹽」為名稱的團體,像光鹽愛盲服務中心、光鹽團契等等,大抵都是和天主教或基督教有關係的慈善單位或宗教社團名稱。許多不是基督徒的朋友對這個名詞大概都很陌生,不知道「光鹽」是什麼意思。
「光鹽」一詞出自聖經基督徒經典(俗稱新約)裏的瑪竇(瑪太)福音第五章第13 - 16節,這是所謂的山中聖訓的一部分:
妻喜歡喝豆漿,最近經過朋友的介紹,買了一台叫 Vita-Mix 的打漿機,是強力高速的果汁機。黃豆先煮熟了以後,加熱開水,放到打漿機裏頭,打了幾分鐘,幾碗熱騰騰的豆漿就上桌了。這個打漿機最大的優點是把豆渣打得粉細,混在豆漿裏一起喝,一點都不覺得有異。如果真的非把豆渣分開不可,過濾一下,也很方便。不像以前的舊打漿機,豆渣滿天飛不說,洗打漿機更是一番辛苦工作。
這天早上,妻把存在冰箱裏的熟豆子拿出來,加了杏仁粉和亞麻子,打了兩杯熱豆漿,配上一片 bagel,一根香蕉,就是現成的一頓豐盛早餐。兩個人一邊吃早餐,一邊談起剛剛過世的鄰居老先生。華爾特老先生是我們教堂唱詩班的團員,今年才從唱詩班退下來。他們在亞利桑那州圖桑市有棟避寒的公寓,算是候鳥族,沒想到上個星期就傳來了他在圖桑市突然過世的消息。妻說華爾特在南下前一晚還打了電話來,說春天再見。如今他卻過世了,真是沒料到的事。
「愛的真諦」是新約聖經裏,聖保祿在格林多前書第十三章4-7節,描寫無私愛情本質的一段話。在中外經常被譜成了曲子,因此不論是否基督徒,對這段話都還蠻熟悉。在華人朋友家裏,也經常看到這段話被寫成書法卷軸,掛在客廳裏。
今年情人節的時候,剛好妻遠在西海岸,陪在岳父的病床旁邊。一個人在家,一邊掛心著岳父的病情,一邊回想起妻和我結婚幾十年來日常生活裏的種種小事。不覺想到這段「愛的真諦」在一般夫妻之間,會是如何的一種應用,因此試著加了如下的註釋,和大家分享。
到美國後入境隨俗,每年到情人節總要選一張精緻的情人節卡片送給妻,偶爾也買個小禮物或是一束玫瑰花,聊表愛意。以前也送巧克力糖,不過最近妻少吃甜點,巧克力糖最後還是落到我的肚子裡。妻是個務實的人,她常開玩笑地說夫妻間只要以誠相待,買巧克力還不如在我的身上綁個緞帶,把自己當禮物送她算了。不過說歸說,這一陣子我還是留心閲讀各式各樣的情人節廣告,希望找到有什麼價廉物美的新玩意兒。
十月份,妻在鄰市的圖書館開畫展。妻從她今年的新作,精心選了二十幅,加上以前的六幅舊作,兩個人爲了小畫展也著實的忙了一陣子。我是她的經理人、打雜兼跑腿,從場地交涉、展覽設計、畫作裝框、到複印和寄送茶會的請帖,都算是我的工作。畫展前的最後一件準備工作是編排展覽目錄,照往例,妻要我找一首古詩詞的中文原文和英文翻譯放在目錄的後端。今年妻展覽的畫作裡有一幅墨竹的題款是王維 《 鹿柴 》詩裡的 「 還景入深林,復照青苔上 」 兩句 。 我因而聯想到陶淵明,選了他飲酒詩裡的一首:
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
昨天傍晚,妻和我散了遠步,來到本地高中的操場,綠油油的一片草地,看起來好爽眼。
「 記不記得以前我們和孩子們在這兒放風箏? 」 妻一邊伸手過來挽著我的臂膀,一邊說著。空巢的我們,常常憶起孩子們的童年往事。
我們家在美國中西部大湖邊,這裡的人號稱四季分明,其實春天和秋天都不夠長,倒是冬天太長了些。因爲天氣偏冷,家裏沒看過蟑螂。但是蒼蠅、蜘蛛倒還都有。我們家的兩個男孩,小時候什麼都不怕,就是怕蜘蛛。他們的房子裡一發現有蜘蛛,就高聲急呼,向爸媽求救。我們平常都拿張紙,順著牆壁或天花板把蜘蛛請到紙片上,蜘蛛一被碰觸,就縮成一團地裝死,這才把蜘蛛請到屋外,請牠另覓新居。
過了幾年,孩子大了些,他們也不再爲了蜘蛛小事向爸媽求救,原來哥哥學會了一手絕招,一張紙片,一個玻璃罐,就輕易地把蜘蛛請到罐内,然後放生到院子裡去 。又過了幾年,弟弟也可以如法炮製,自此哥哥和弟弟的房内桌上都隨時備有個空玻璃罐。(如今讀了 ywen 的分享,才知道這套絕招來自《 Magic School Bus 》。 )